电竞博彩

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与成果

关于在疫情背景下做好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五加强”对策

2020年05月29日 14:55  点击:[]

于新冠疫情背景下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五急需”问题的关切与落实,关乎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能落实地好,则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有利;如不能及时地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对正在进步、成长的青年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害的,甚至是危险的,特提出以下“五加强”对策:

加强“线上”教学科研与文艺创作多措并举,抒发、表达强烈爱国主义情感

近期,各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发出的“停课不停学”号召,均采用“线上”方式开展特殊时期的教学科研活动,这既最大限度维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又缓解了青年学生在居家抗疫中产生的“孤独感”。在“线上”教学科研过程中,教师除了完成常规的教学科研任务外,应充分利用好这次特殊的机会,大力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综合引导与培养,扩大其专业视野、丰富其专业思维、促进其教科研成效。教师应积极引导、鼓励、协助青年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创制形式多样的“抗疫”文艺作品来抒发、表达内心深处强烈的爱国情感,如创作主题文学作品(诗歌、文章等)、主题音乐作品(歌曲等)、主题美术作品(画作、书法等)、主题视频作品、主题戏剧作品等,对这些作品要做好演绎和宣传,并加强在线平台的推广,提高传播度、扩大影响力;应在疫情结束后,策划、组织“线下”主题活动,对作品进行展示;应举行主题研讨活动,深层次总结、交流这些“战疫”作品创的作思想、技法等,在提高学生创作热情与能力的同时引发其对学术理论研究的兴趣,从中显现出的优秀成果应予以协助正式刊发,在条件允许的时候,选出优秀作品代表,组成专项小组慰问抗疫归来的英雄等。

总之,教师应尽全力引导、协助青年学生拓宽其抒发、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方式和路径,使其在“战疫”过程中增强参与感、缓解“孤独感”、获得价值感,进而持续激发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加强对疫情中发生重大事件的客观分析与正确引导,建立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对疫情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教师应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客观分析和正确引导,青年学生们的认知力正在成长期,对重大事件的理解力是有限的,由教师帮助其分析、解读重大事件产生的背景、本质和影响等要素,十分必要。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深刻理解“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这一基本原理,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个别的、多变的,本质才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对事物现象的认识不能代替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时,对疫情中重大事件的认识需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现象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以抓住本质和规律。

加强综合思考与辨析的能力

疫情当下难免发生一些负面事件,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冷静、理性,其次要帮助青年学生平复心绪,应引导他们形成“你心里想要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就要通过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去建设他,那样世界才会成为你心里所期许那个样子” 的概念,一切负面与消极的情绪都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必须要学会冷静思考;应引导青年学生认识到,在抗疫过程中负面事件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精诚团结、凝心聚力的温暖。在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里,面对有关疫情的不实消息甚至谣言,青年学生的分辨力和判断力是有限的,培养他们正确的分辨能力迫在眉睫,面对疫情中的负面不实资讯,必须予以辨析和纠偏,严正视听。历史上有太多的深刻教训告诫我们,负面不实资讯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和危害是极大的,而且纠偏难度高,如果一旦形成错误认知甚至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偏差,则后果不堪设想。

加强对战疫斗争中榜样人物的宣讲,绘就“战疫群英谱”,厚植爱国主义情感

要牢牢抓住在疫情期间发生的各类温暖人心、震撼人心的榜样人物和英雄事迹,这些榜样人物和英雄事迹是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素材,教师在思想上应高度重视,及时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学习、梳理、总结,并组织系列宣讲交流活动。鼓励、协助青年学生绘就“战疫群英谱”,将这些温暖和震撼尽收尽录,成为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我们敬仰英雄、学习英雄,就要深入领会总书记这句话的精神实质,使榜样的力量直抵心灵,化作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榜样把人生的意义变成鲜活的形象,让远大理想、优良品格、高尚人格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生动展现,把英雄模范当作标杆,向英雄榜样学习,在追求至善中升华境界、永葆初心,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这是增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路径之一。

加强“四个自信”的理论学习,树牢“战疫”斗争的必胜信心

要树牢青年学生对这场“战疫”斗争必将取得伟大胜利这一坚定信心,这份信心源自于“四个自信”。“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紧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把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多方面显著优势概括为“十三个坚持”,强调了“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全会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坚定“四个自信”提供了根本遵循,这场伟大的“战疫”斗争就是在这样的制度保障下展开的,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为中华民族在前进的坎坷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和最终实现“中国梦”,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

 

每一位青年学生都在这场伟大的“战疫”斗争中认识很多、感悟很多、改变许多。“多难兴邦”,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这场疫情灾难中,引导好、推进好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是每一位人民教师的职责。“五急需”“五加强”就是立于疫情语境下的一次即时性思考,回答好、落实好所发现的问题,将对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疫情终将过去,在疫情中积聚起的能量与温暖,将影响、伴随青年学生的一生。

 

    (本文系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基于“抗疫”背景做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YQJY061,作者:梁  浙江省“特聘专家”、im电竞-电竞博彩 教授)

上一条:刘畅副教授发表的论文《A compara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usic styles(seventeenth–nineteenth centuries)》被SSCI收录 下一条:关于在疫情背景下做好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五急需”思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