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7日晚,美籍华人钢琴艺术家安宁先生在我院小音乐厅精彩开讲,为学院师生献上一场关于钢琴演奏与诠释的示范性讲座。
作为8岁就旅居美国,在美国系统接受钢琴演奏训练与音乐艺术熏陶的华人钢琴演奏家,安宁先生对钢琴作品演奏与诠释问题有着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在讲座中,他以西方钢琴艺术的典范之作——巴赫的小步舞曲、赋格曲,海顿、莫扎特等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的奏鸣曲,舒曼、李斯特、肖邦等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幻想曲、练习曲等为例,系统阐释其钢琴教学与演奏的理念。针对不同钢琴演奏家对这些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安宁先生结合多年演奏心得与经验,从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思潮与作曲家人生经历入手,多有不同流俗的创见,并现场示范演奏,与听众交流演奏心得。正如《纽约音乐会评论》所言,“他拥有对音乐抽丝剥茧的洞察力、对乐器完美无瑕的驾驭技术、与激情的表演张力完美结合的演奏”,使在场听众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作为在2000年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中与李云迪同场竞技并获评委特别奖的钢琴演奏家,安宁先生对国内钢琴培训与表演中“重技轻艺”的不良倾向颇有微词,认为这种打字员式的指法训练和技术至上的炫技式演奏,没有接近音乐本身,自然难以诠释其艺术内涵。钢琴演奏家必须具有深厚音乐史的知识背景与良好的艺术洞察力,直击作曲家的内心世界,探寻其创作心态与时代思潮,在不断升华的艺术追求中提升自身的人格与情操,而不是汲汲于赚钱、成名等外在事物。用安宁先生的话说,“音乐是一种信念,而不是讨好听众,赚取掌声。乐曲自有其呼吸和韵律,而我要做的,是让音乐本身说话。音乐家是自己创造的。”
《人民日报》在去年12月11日曾以《音乐是一种信念》为题发表过安宁先生的人物专访。而就在昨天,安宁先生刚刚结束在杭州的巡演,就匆匆赶到宁波大学传道授业,他这种对音乐的热情和高尚的情操也使在场听众受到强烈感染,学术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