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月25日(周四)下午13:00
地点:宁波大学西校区小音乐厅
讲座题目: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方法—以“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例
主 讲 人:张 欢 教授
主 持 人:俞子正 院长

专家简介
张欢,著名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新疆喀什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大学特聘教授。
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乌鲁木齐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甘肃省民族音乐研究中心首席学者。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高级学术顾问。
历任新疆师范大学电竞博彩
院长、新疆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大连艺术学院副院长、上海电竞博彩
亚欧音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上海电竞博彩
《丝路乐坊》咨询委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音乐与舞蹈学)、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和木卡姆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教育部双一流评委、中国音乐金钟奖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和召集人。中央电竞博彩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电竞博彩
、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答辩委员会主席和成员。有关院校客座教授。
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二十五部;新疆民族音乐研究-----走进田野、新疆民族音乐研究-----历史与文献、新疆民族音乐教育研究、表演艺术研究、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丝绸之路与中外乐器交流等等;主持国家社科等课题七项。曾获得教育部“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明德教师奖”。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自治区“天山英才(第一层次)”、自治区“四个一批”、“德艺双馨”、“教学名师”等称号。国家级教学团队主持人、国家级特色专业主持人、自治区普通高校重点文科基地《中亚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艺术基金《多民族地区乐舞艺术评论人才培训》主持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特支计划)候选人。策划组织指导的表演团队(合唱团、手风琴乐团、木卡姆艺术团)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比赛和展演交流屡获大奖和好评,多次被所在国首脑或大使接见,被称之为文化使者。研究的国家社科课题《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中亚音乐研究》均评为优秀。近年来在国内外倡导推广双重乐感的理念,在光明讲坛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电竞博彩
和波士顿大学等国内外近百所大学讲学交流,受到同行专家的普遍赞誉。
讲座内容:
张欢教授首先对丝绸之路上的音乐文化做了清晰的描述和解释。对在我国新疆地区实施双重乐感的研究和实践做了汇报。详细介绍了新疆地区的乐舞文化,是历史给予的最大的馈赠,并分别从空间、时间、人文与自然等四个方面做了详细分析。
张欢教授对“乐感”与“双重乐感”做了详细解释。他认为“乐感”是指人们对音乐舞蹈的心理反应和认同,“双重乐感”则是指个人通过先天获得、后天习得的方式,拥有两种或多种乐感的心理认知而且互不抵触。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双重乐感”是一种价值观与方法论,体现在教育层面,即可以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建立一种“有我而不排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魅力。
最后,张教授强调:我们的研究和创作如果离开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这个永恒的主题将毫无价值!我们要展开世界视野,继承历史智慧,要以艺术的体验、对话,塑造我国特别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世界形象;以艺术上的欣赏、包容,实现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现代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