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与专业特色,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四新”建设,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我校将根据《宁波大学微专业管理办法》(宁大政〔2023〕109号)文件的要求,组织开展微专业的申报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微专业评审方式和立项类型、名额及资助金额
(一)评审方式
微专业的申报采用会评方式,申报人须准备并提交八分钟以内的申报汇报PPT。
(二)立项类型、名额及资助金额
立项名额共7个,其中全部课程线上运行的2个,每个资助40万元;部分课程线上运行的(不少于总课程的一半)3个,每个资助20万元;纯线下运行的2个,每个资助10万元。在《宁波大学微专业管理办法》发布前已经开设运行的微专业不得再申报。
二、立项基本条件
(一)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明确,特色鲜明; 依托学科是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并符合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四新”建设要求。
(二)微专业建设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于学科专业交叉和发展趋势,突出了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等特点,能有效弥补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及培养周期过长问题,课程设置具有高阶性、交叉性、挑战度。
(三)微专业负责人在教学和学术上有较高造诣,熟悉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发展方向,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教学团队年龄与学科知识结构合理,有承担交叉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 交流与合作;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
(四)基于OBE理念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齐全; 具有较完善的培养方案修订、招生录取、教学管理、质量监控、持续改进等管理制度。
(五)需开设高阶性、交叉性、挑战度课程门数不少于4门且总学分不超过12学分。
(六)能采用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
(七)相关开设学院能从政策、人员、经费、场地等多方面支持微专业建设,并为微专业班级配备指导老师,安排专人负责微专业教学管理工作。
(八)能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探索并构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产学研 用协同发展。
(九)能有效推动教育教学的数智化建设,深化数字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微专业主要建设内容
(一)组建微专业教学团队,开展微专业建设研究和微专业申报工作。
(二)制定微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三)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知识图谱建设,推动微专业教育教学的数智化。
(四)具体负责微专业报名与遴选录取工作。
(五)开展微专业教学任务制定、落实、课程考核、成绩统计、学分认定和档案管理等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四、微专业验收要求
微专业项目自立项起,建设周期为1年,学校进行阶段性考核和综合评估。对于通过评估且考核优秀的微专业项目发文予以认定。不合格的微专业项目进行整改和淘汰。
综合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教学与管理团队。教学团队坚持立德树人,师德师风良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与水平高,教学特色鲜明,能常态化开展教研活动,具有完整、规范的微专业管理档案材料。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符合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具有高阶性、交叉性、挑战度和创新性,符合“四新”发展要求及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趋势。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突出OBE理念,积极采用线上、线上线下混合、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丰富,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先进、前沿的文献资料。全部线上运行类的微专业自建并上线运行了全部课程,并至少完成了两门课程的知识图谱建设;部分线上运行类的微专业自建并上线运行了一半课程,并至少完成了一门课程的知识图谱建设。
(五)教学评价与持续改进。积极开展教学评价改革,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要求清晰明确,导向性强,评判公正规范;建立以产出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机制。
五、微专业申报材料
1.《宁波大学微专业申请表》(附件2)5份;
2.《宁波大学微专业申请汇总表》(附件3)1份;
请于2023年11月15日前,将以上申报材料纸质版(教学副院长签字、学院盖章)报送黄陈月莉楼204室,电子版发送至张燕邮箱。
六、联系人
张燕,电话:87600440,邮箱:zhangyan@imdianjing88.com。
附件:1.《宁波大学微专业管理办法》(宁大政〔2023〕109号)
2.《宁波大学微专业申请表》
3.《宁波大学微专业申请汇总表》
教 务 处
2023年11月7日